摘要
水性墨已成为现代印刷业的主流产品。但是,水性墨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在环保政策中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将从环境效应、环保政策和产业实践三个方面对水性墨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环保行业和印刷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
环境效应
水性墨相对于传统油墨,具有无毒、无污染、易干燥的优点。不仅仅减少了人体接触毒害物的风险,也减少了印刷工艺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更符合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仅从无毒、无污染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完全将水性墨纳入无害废物的范畴。因为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水性墨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还是其含有机物成分,与传统油墨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水性墨所含的有机溶剂相对较少。如果需要水性墨在印刷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耐久性和颜色持久性,同时适应各种印刷材料的印刷需求,就必须向其中添加少量有机溶剂。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性墨还是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
其次,水性墨所含的有机物成分较难生物降解。因为水性墨所含的大多数有机物成分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生物分解,同时水性墨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会影响水质和土壤质量。
由此看来,水性墨不属于无害废物,而是属于危险废物。正确处理水性墨废液是保证环境安全和印刷设备仪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环保政策
在我国环保法规中,对废物的分类和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危险废物是指由于其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感染性、放射性和其他化学特性以及传染性因素而具有引起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性质的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体废物。据《危险废物名录》(GB 5085.3-2007)规定,水性墨属于有害废物或其他废物。因此,在废墨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处理。废墨处理单位必须具备合法实名制度,并按照审批所批准的经营范围、以及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废墨处理。如危险废物的安全、集中、统一处理是国家环保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产业实践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向无害化、环保化转型已成为印刷行业的必然趋势。巴洛仕集团专业危废减量化,危废处置,固废处理,废液处理,污泥减量化,危废资源化利用,危化品处理一站式服务,具备合法实名制度,专业化的处理设备和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水性墨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论
总之,水性墨的危险性在环保政策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印刷企业要充分认识水性墨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谨慎选择印刷材料和工艺。同时,加强水性墨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