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陕西省危险废物治理与保护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在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之后,本文从危废产生及处置情况、危废治理政策法规、危废资源化问题、危废减量化技术、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通过对现状的剖析,本文提出了相关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推动陕西省危险废物治理与保护研究的进步。
正文:
一、危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上升。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工业废物产生量为7240.87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118.18万吨,占工业废物总量的1.63%。而危险废物的处置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陕西省危废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法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引发大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针对此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危险废物的分类及收集工作,推广“垃圾分类法”,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危废治理,例如采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和废料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等。
二、危废治理政策法规
在陕西省,危险废物治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对完善,例如《陕西省危险废物管理办法》、《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政策》等法规文件的制定与修订,为危废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政策法规的落实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政策》中规定,危险废物焚烧厂在废气处理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脱酸、脱硫等处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企业并未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处理,导致废气排放超标。
因此,我们建议需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对于不遵守规定的企业要进行惩罚、罚款,并对其危废处置资质进行限制。
三、危废资源化问题
危废资源化是危险废物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省,危废资源化利用也已经得到了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和推广。例如,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等等。
然而,由于危废种类繁多,资源化途径不同,同时危废市场行业也不断变化,这都给实现危废资源化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此方面,我们建议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危废资源化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危废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四、危废减量化技术
我国危废治理中,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陕西省危废减量化领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危废减量技术缺乏普及应用。虽然目前一些危废减量技术已经被研发出来,但由于技术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是危废减量技术研究不足。危废减量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基础研究为支持,而在陕西省,这方面的研究投入还很少。
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危废减量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推动和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广危废减量技术的应用。
五、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着巨大的威胁,因此提高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的能力至关重要。在陕西省,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然而,在危废行业的监管工作方面,仍存在着某些企业逃避监管,将未经处理或不完全处理的危废直接排放入河道等环境状况极差的地带。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工作,狠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完善的行业危废管控系统。对于不履行职责、弄虚作假、违反环保规定等行为,要依法严惩,加大监管力度。
结论:
综上所述,陕西省危险废物治理与保护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在本文中得到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从危废产生及处置情况、危废治理政策法规、危废资源化问题、危废减量化技术、危废危害评估和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陕西省危险废物治理与保护研究的进步,切实保护环境,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