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危废生成企业排名:污染更严重的十家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排名,反映了一些企业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程度。本文将从排名背景、企业介绍、污染情况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对这十家公司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深入探究这些企业污染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探讨危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一、排名背景
危废生成企业排名是一项有关环保领域的评价,对危废处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排名基于大数据统计,对全国各地的危废处理企业进行了规模、工艺、技术和环保成果等多方面的比较和综合评价。污染更严重的十家公司,正是在这个评价标准中,因排放的危废物、污染物超标等问题最为突出的企业,他们的排放水平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对周边水源、土壤、空气等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二、企业介绍
1. 宝铁力工业集团公司:
宝铁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家危废处理企业,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接收、贮存、运输、处置等。公司在处理危险废物时采用的工艺主要为物理-化学法和烧结法,但是在污染控制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废气排放超标超量、废水处理不规范等。
2.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华电国际电力是一家以煤电业为主的能源公司,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公司负责废水、废气的处理和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置等工作。但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处理和排放废水、废气等危废物的技术和措施不够完备,导致排放超标而污染严重。
3. 浙江东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东江环境是一家集环保工程、废物处理、供水与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国际环保企业。公司在危废处理、医疗废物处置以及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多次获得行业荣誉。但出于成本、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企业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较高。
4. 浙江惠卫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惠卫环保是一家专业的环保治理服务商,致力于提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产生废弃物的企事业单位等服务。但在公司处理危废物时,废物贮存、处理设备不规范,排放口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5. 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昊华能源是一家综合性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采、炼制、化工及相关能源服务领域。但在污染治理方面,企业存在缺陷,对于废水、废气以及危险废物等处理技术落后,导致处理效果不佳,出现了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6.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仪征化纤是一家主要从事生产销售聚酯切片、PET瓶级原料、聚合物添加剂等化学产品的国有企业。这家公司采用一些过时、落后的技术来处理危险废物,废水处理设施不合格,处理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了重复污染和污染达标的情况。
7. 中冶华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华天环保科技是一家危废处置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处置、资源化利用、工业污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等。但在处理危废物时,公司没有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环保投入不足,设备和工艺更新较慢,导致排放物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8. 金岭循环股份有限公司:
金岭循环是一家废弃物处理企业,主要从事城市清运、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废车拆解、危险废物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业务。但在处理危废物方面,公司尚未形成科学的处理体系,没有完备的废物收集和处置技术,影响了处理效果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9. 山西焦化集团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焦化集团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从事危废处理、环保工程和工业净化设备及辅助配套部件的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的综合性环保企业。虽然该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生产实力,但在处理废水和危险废物方面存在技术难题,符合排放标准的工艺和技术不够成熟,以及排放口管理不严格,导致严重环境污染。
10. 宁波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中环环保是一家以废弃物回收、危险废物处置、土壤修复等为主营业务的环保公司。但该公司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和设备不太完善,排放口管理不严格,废气、废水等资源就地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污染情况分析
比起同行业其他公司,这十家公司在危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最主要的问题是超标排放的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危险废物等。一些企业存在排放超标、排放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
2. 没有及时采纳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导致危废处理工艺效率较低、处理成本较高,使企业经营不善。
3. 偷排、非法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加强对企业对排污的监管和管理。
4. 处理设备更新和管理不及时,管理经验和技术无法满足危废处理的要求,也无法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四、可持续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危废行业长期稳健发展,企业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工艺和技术更新,保证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保水平不断提高。
2. 摆脱单纯的产品制造业,转向技术研发、绿色循环产业的发展。
3. 推进硬性约束和环境执法的加强,形成行业内竞争比较优胜的企业。
4. 急需产业升级,提升危废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应用水平,以提高行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5. 危废管理领域需要强化合作,加强技术共享,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划。
结论:
污染更严重的十家危废生成企业排名表明,我国危废行业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制定相关规划和措施,加大监管力度,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以及逐步形成绿色危废处理和绿色循环经济。